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8987.“不要自由出去”表服从的快乐。这从“自由出去”的含义清楚可知,“自由出去”是指争战之后的一种状态,它只是一种确认或强化并植入真理的状态,如前所述(8976, 8980, 8984节)。因为持续六年,被称为“七日”(创世记29:27, 28)的服事表示劳苦或某种争战,就是诸如那些充满真理,却未充满相应的良善,在灵义上由“希伯来奴仆”来表示的人所经历的那种。这些人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无法重生,只能被改造。重生论及那些允许主通过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把他们引向属灵生活的良善之人;而被改造则论及那些无法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向属灵生活的良善,只能被引向属世生活的快乐之人。
那些允许自己重生的人照着信之诫命出于情感行事;但那些不允许自己重生,只允许自己被改造的人则不是出于情感,而是出于服从行事。区别在于:那些出于情感行事的人是从心里行事,这意味着他们在自由中行事,也为了真理而行真理,为了良善而行良善,因而为了邻舍而行仁爱。但那些出于服从行事的人不是以这种方式从心里行事,因此,不是在自由中行事。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是在自由中行出的,那么这是由于某种自我荣耀的东西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如此的感觉。他们不会为了真理而行真理,为了良善而行良善,而是为了由这种荣耀所产生的快乐而如此行。因此,他们不会为了邻舍而向邻舍实践仁爱,而是为了叫他们自己能被人看到,并得到回报。由此明显可知“以色列人”所代表的人是谁,是何性质,“希伯来奴仆”所代表的人又是谁,是何性质。
但在如今的教会中,对这种区别的认识已经丧失了。原因在于,如今被宣布并称为是教会全部的,是信,而不是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何为信。大多数人以为信在于知道那些教会教义所教导的事,在于坚定地相信它们是真的;却不认为信在于照它们生活。照之的生活被他们称为“道德生活”,他们将这种生活与教会的教义分开,并给它冠名为道德神学。然而,有学问的人却以为,信就是对他们通过主为他们受难并把他们从地狱赎回而得救的信心或信靠。他们说,那些拥有这种信心的人就得救了,因而唯信就能得救。但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属于信的信心只能存在于那些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身上。
这些就是对那些充满信之真理,却未充满相应的生活良善的人和那些充满与信之真理相对应的生活良善的人之间区别的认识已经丧失的原因。由于这种认识已经丧失了,所以现在所说关于那些充满真理,却未充满良善的人,就是“希伯来奴仆”所表之人的话,不可避免地显得牵强、奇怪。
8615.“直到日落”表当这种状态,即与内层邪恶所生的虚假争战的状态即将结束时。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白天的各个时间段,从日升到日落,再到日升,表示那些在来世的人所经历的状态变化。日落之时表示这种状态的结束,因此,“直到日落”表示当这种状态即将结束时。白天的各个时间段,从日升到日落,表示状态及其变化(参看5672, 5962, 6110, 8426节)。
凡仔细思考的人都能看出,这几节所记载的事含有并未显现在字面上的奥秘,如摩西站在小山上,手里拿着一根杖;当摩西举手时,约书亚就得胜,当摩西垂手时,亚玛力就得胜;他们将一块石头放在他下面,他就坐在上面;亚伦与户珥扶着他的手,一直扶到日落。若非这些事当中的每一件都对应于天上的事,它们根本不可能有助于与亚玛力的争战。对应关系拥有绝对的全部能力,并且如此之大,以致在地上照着对应关系所行的在天上也有力量;因为对应关系来源于神性。
那些处于爱与信之良善的人就处于这种对应关系,神性构成与他们同在的一切,因为神性是爱之良善和信之良善的源头。圣言中所记载的一切神迹都是通过对应关系实现的。圣言是以这种方式写成的:其中的一切细节,甚至最小的细节,都对应于天上的事物。因此,圣言拥有神性力量;它将天与地联结起来。因为当圣言在地上被人阅读时,天上的天使就会被包含在内义中的圣洁所打动。这一切的发生是由于圣言中的一切细节所具有的对应关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